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 簡報 (第六十九期)

中茶協/06/05/2020

一.第十九期《茗聲》專刊在文匯報出刊

4月1日,由本會與中華茶人聯誼會合作創辦的雙周刊《茗聲》專刊第十九期在文匯報出刊。

本期《茗聲》專刊主要內容有:不負春光飲春茶、十里春風 就等那一杯西湖龍井、時疫之下品牌服務新思路 中茶直播品鑒傳遞春茶之美、常飲茯茶 健康新一番春秋等。

欲了解更多《茗聲》專刊之詳情請點擊鏈接:https://bit.ly/2JzZ5U1

二.本會常務副會長吳志斌先生出席米蘭世博會中國茶文化週活動

2015年8月3日,米蘭世博會中國館拉開帷幕,由國內數十家茶品牌企業組成的中國茶葉軍團,將藉助米蘭世博會平台,向世界展示並分享中國的茶科技、茶品質和茶文化。

本次活動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本會與歐盟茶葉委員會、意大利茶葉協會、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國茶葉學會、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等組織協辦,旨在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聯合國家級茶行業組織、全國重點產茶縣市、茶業龍頭企業及涉茶高校,以紀念中國茶參展世博百年曆史為契機,中國茶文化茶品牌的一次大型跨境宣傳推廣活動。

本會常務副會長吳志斌先生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中國是茶葉生產大國,但不是強國,特別是在茶葉出口方面,更多的是原料茶出口,包括茶葉的一些提取物和深加工品也都是原料性、基礎性的茶產品。所以,無論是對茶產業的延伸、產業附加值的提升,還是茶農和茶企的效益提升,都需要藉助各類平台,幫助茶企同國際接軌,把產業做強做大。

談到中國茶的海外推廣,作為行業觀察者的吳會長認為,文化固然很重要,但對於任何一種商品,產業始終是第一位的,產業是文化的基礎。只有產業做強了,茶文化才能夠推陳出新,才能將中國的茶文化真正弘揚下去。他表示,中國茶海外推廣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此次茶文化週活動就是旨在幫助中國茶企把品牌做強做大,提升品牌的國際知名度。

據活動組委會介紹,至2014年,中國茶園種植面積已達4112萬畝,茶企業20多萬個,茶農3000多萬人,茶業產值超過3500億元。在茶文化週結束時,將評選出中國茶的20個公共品牌和50個企業品牌。

本文(本會常務副會長吳志斌先生出席米蘭世博會中國茶文化週活動)出處:新華網,原文及鏈接:https://bit.ly/2UZxwsC,本文原標題:米蘭辦中國茶文化週:提升品牌影響 壯大產業實力

三.第二十期《茗聲》專刊在文匯報出刊

4月15日,由本會與中華茶人聯誼會合作創辦的雙周刊《茗聲》專刊第二十期在文匯報出刊。

本期《茗聲》專刊主要內容有:清明春綠方正好 烏龍天青已上新、識茶香品茶韻 紅茶品鑒要訣、人間珠玉安足取 栗色暗暗照古今 解讀紫砂壺文化與經典壺型、清茗修禪緣 法門供黑茶等。

欲了解更多《茗聲》專刊之詳情請複製鏈接:https://bit.ly/3bbGYjG至瀏覽器。

四.第二十一期《茗聲》專刊在文匯報出刊

4月29日,由本會與中華茶人聯誼會合作創辦的雙周刊《茗聲》專刊第二十一期在文匯報出刊。

本期《茗聲》專刊主要內容有:線上茶文化工作坊「雲端」開講、荊楚多材英雄地 嘉茗百般有千秋、中茶攜湖北名茶 助力重啟荊楚之春、天地一家春 愛新覺羅家族的蓋碗茶、新疆維族人長壽秘訣:常飲茯茶等。

欲了解更多《茗聲》專刊之詳情請複製鏈接:http://bit.ly/2UEyoFH至瀏覽器。

五.本會於4月25日舉辦線上茶文化工作坊

由本會與香港文匯管理學院聯合主辦的線上茶文化工作坊,於4月25日(星期六)下午15:30在香港雲講堂上直播,已吸引2,000多人次觀看。

本次直播主題為“一杯春色入春茶”,內容包括茶品賞析、沖泡技巧、品鑑三個部分,對安吉白茶、獅峰龍井、陽羨碧螺春三款綠茶進行了深度賞析及品飲。

直播現場更有生動有趣的線上互動,5位茶友獲得了由中茶協提供的六大茶類禮包。

    新聞中心

  • 茶人專欄 |良心茶遊記(四)香港成立中茶協

    25/11/2022

  • 良心茶遊記(三)杭州談茶文化合作

    21/11/2022

  • 茶人專欄 | 良心茶遊記(二):頂著颱風請顧問

    18/11/2022

  • 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執行會長張國良先生的力作「良心茶遊記」隆重「開播」了。

    31/10/2022

  • 回歸之後,中國內地與中國香港的茶文化、茶產業進一步交融,開啟了茶業發展的新機遇。

    24/07/2022

視頻

  • 2021香港國際茶展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