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香港都是重要的茶葉銷區市場,在2018年第二屆國際茶葉博覽會期間舉辦的「國際茶咖對話」中,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執行會長張國良曾表示,「香港人非常喜歡茶,在香港,人均喝茶量等於全國人均喝茶量的4倍。」足以窺見香港龐大的茶葉需求市場。

回歸之後,中國內地與中國香港的茶文化、茶產業進一步交融,開啟了茶業發展的新機遇。在這個特殊的時日,讓我們一起看看香港究竟有多愛茶?這裏的茶產業又面臨著哪些機遇與挑戰?

據《報告》統計,在2021年的中國茶葉出口貿易中,中國香港以6.5億美元的總出口額,在2021年中國主要出口目的國家和地區出口額排行中排名第一。從2017-2021年中國大陸出口到中國香港各茶類貿易額走勢表中可以看出近年來中國大陸與中國香港的茶葉貿易「勁頭正盛」。

如果這些貿易是構築香港茶市經久不衰的基礎,那麽從香港與茶相關的文藝作品中則能看到茶產業更為鮮活的底色。

在香港茶界,寫作茶聯、茶詩之風盛行。「普洱鐵觀音松濤烹雪醒詩夢,龍井碧螺春竹院彌香蕩濁塵。」這幅楹聯便經常在香港的一些茶行、茶店、茶樓、茶寮中懸掛。香港知名的文化學者,譬如王漢堅、林峰、翁寒春等人也都曾經創作過茶詩。2018年,香港金融監管局及香港三家發鈔銀行(渣打銀行、中銀香港、匯豐銀行)聯合公布了2018香港新鈔票系列。在20港元面值的鈔票中加入了深受市民喜愛的點心和飲茶文化圖案元素。

2001年,香港還曾發行過《香港茗藝》系列郵票,分別呈現了泡功夫茶、調港式奶茶、港式飲茶特色和茗藝之樂的場景,這款郵票還帶有茉莉花的香氣,足見香港對茶產業的重視和香港飲茶風俗的深入人心。

隨著香港回歸後交流的加深和各類影視作品的傳播加持,內地掀起了一股「港風」,這也讓喝港式下午茶、上港式茶餐廳等特色的茶風、茶俗,在各個圈層人群之間備受追捧。

在香港,茶餐廳面向普羅大眾,遍布各個地區,是市民們日常用餐和休閑頻繁光顧的場所。茶餐廳元素頻頻出現在影視劇作品中,譬如電影《花樣年華》中的金雀餐廳、電影《月滿軒尼詩》中的茶餐廳等,都是推進故事發生的重要場景之一。
內容參考:
《中國茶葉出口市場集中度及依賴性研究》楊芳琴等
《港式茶餐廳的轉型:從日常茶歇到懷舊情懷》梁浩翰、覃銳鈞、雷蒙
《茶葉進出口報告丨中國大陸茶葉出口貿易夥伴中的「絕對王者」——中國香港》中農 促茶產業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