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於武夷山的烏龍茶,通稱為武夷岩茶。因產茶地點不同,又分有正岩茶、半岩茶、洲茶。正岩茶指武夷岩中心地帶所產的茶葉,其品質高味醇厚,岩韻特顯。半岩茶指武夷山邊緣地帶所產的茶葉,其岩韻略遜於正岩茶。洲茶泛指靠武夷岩兩岸所產的茶葉,品質又低一籌。
武夷岩茶有哪些品種
武夷岩茶,品種繁多。主要品種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種、大紅袍等,岩茶中以大紅袍、白雞冠、鐵羅漢、水金龜等著名,其它品種還有瓜子金、金鑰匙、半天腰等品種。
1、大紅袍
武夷山大紅袍為武夷岩茶四大名樅之首,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譽,具有顯著的健胃養胃藥理作用。大紅袍最大的特點就是性質溫和,適合四季飲用,還有突出的健胃養胃功效,腸胃不好和寒氣重的人可飲用。此外,還有防輻射和防日曬的作用。
2、鐵羅漢
武夷最早的名樅。清代郭柏蒼《閩產錄異》(1886年)記載:「鐵羅漢、墜柳條,皆宋樹,又僅止一株,年產少許」”傳說原產地在慧苑岩內鬼洞和竹窠岩長窠。據傳,惠安施集泉茶店於19世紀中葉經營武夷岩茶,以「鐵羅漢」最為名貴,有療熱病的功效,極受歡迎。
3、白雞冠
白雞冠之名在明代已有傳聞,早於大紅袍。白雞冠樹高1.75米,分枝頗多,該樹葉色呈淡綠,嫩葉淺綠微黃,葉面開展,春稍頂芽微彎,茸毫顯露似雞冠。這也是白雞冠名稱之由來。
4、水金龜
原產於牛欄坑杜葛寨峰下半岩上,後被洪水沖至牛欄坑坑底的蘭穀岩。1919~1920年間,為此樹曾引起訴訟。
武夷岩茶是中國傳統名茶,是具有岩韻(岩骨花香)品質特徵的烏龍茶。產於福建閩北「秀甲東南」的武夷山一帶,茶樹生長在岩縫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岩茶屬半發酵的青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紅袍茶。
武夷岩茶主要藥理功能:明目益思,輕身(減肥)耐老(延緩衰老),提神醒腦,健胃消食,利尿消毒,祛痰治喘,止渴解暑,抗輻射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壓,降膽固醇等等。
武夷岩茶所含的礦物質微量元素豐富,如鉀、鋅、硒的含量較多。1847年羅萊特在茶葉中發現「單寧」(兒茶素)並從武夷岩茶中分離出「武夷酸」。1861年哈斯惠茨證實武夷酸乃是沒食子酸、草酸、單寧和槲皮黃質等的混合物。18世紀傳入歐洲後,倍受當地群眾的喜愛,曾有「百病之藥」美譽。
本文(武夷岩茶的品種說明)來源: 中國普洱茶網,出處和本文連結(https://goo.gl/x7BCZZ),本文原標題:武夷岩茶的品種說明。